有的时候,为了搞清基金投资者究竟最在乎什么问题,我也会在评论区看基民的留言。其中这么一条就让我很震惊,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基金经理不分红?是不是钱都被偷吃了?
而且这样的问题居然还很多人点赞。
那么,我就严重怀疑,他们把股票分红和基金分红的概念搞混了。
事实上,基金分红对投资者而言不但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好处,反而可能是坏事。
股票的分红,投资者可以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因为分红的钱来源于公司的净利润,分红后股民持有的股票价值并不会缩水,这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双方之间的事。股票分红当然是每个投资者都希望的好事了。
而基金的分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基金公司和基民之间的活动。
那么,基金公司会从自己的管理费或者手续费里拿钱出来分给基民吗?
明显是不可能的。
基金的分红事实上就是基金公司强制卖掉大家的一部分基金,把钱分给大家,但是反映到基民手上的时候,持有基金的份额并没有少,而是净值降低了。
比如我们花1万元买了1万分基金,一年之后,基金翻倍,净值涨到了2元,那么我们的实际财富就是1万乘以2等于2万元。如果这个时候基金公司选择每份分红0.5元,那么我们就可以拿到5000元的分红,但是与此同时,基金的净值就变成了1.5元,这两部分加起来还是2万元,完全就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那为什么说,有时候基金分红反而是坏事呢?
基金的分红有两种方式,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
如果选择的是现金分红,基金公司会把钱直接打到我们的账上,意味着手里的基金资产变少了。而红利再投资就是分出来的钱再买进去,减少了净值增加了份额,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拒绝分红。
第一、浪费手续费
现在基金默认的分红方式就是现金分红,而且也很少有人去更改为红利再投资。
这其实是比较不划算的,如果一个投资者看好基金市场,花了申购费买了10万元基金,还没等几天就被分红分出去了5万,那我这个申购费不是白花了吗?
如果我还想投资,就要再花一次费用。
第二点、不分红的基金长期业绩更有优势
我们在看一只基金历史业绩的时候,通常会看两个指标,一个是累计净值,另一个是累计收益,前一个指标体现的是现金分红,后一个是选择红利再投资,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的基金累计收益要大于累计净值减一,也就是说红利再投资的收益更高,也就间接的说明不分红的基金收益率可能会更高。
第三点、选择分红往往意味着基金经理不看好市场
现在的基金市场还是完全靠规模拿提成,对基金公司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分红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手续费要降低。所以,一旦基金分红,就说明基金公司觉得市场不够好,即便手里拿了钱也不知道买什么,为了不影响业绩和名声,就选择把钱还给投资者,这对投资者当然算不得什么好事。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基金的净值太大,基金公司担心投资者不敢买,所以被迫要分红。这其实又是我们买基金的另外一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