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你必须懂理财、会理财
你现在要考虑的理财并不是为了玩转高风险投资能够赚大钱,而是为了抵御生活中一定会发生的困难以及各种潜在的风险。
1.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年轻人总觉得病与老离自己很远,健康的人总觉得自己不会生病,大多人看到洪水、爆炸、熬夜猝死这样的天灾与意外也只是同情受害者,很少去想自己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万一那个万一临到自己身上,自己能够承受得了这样生活的重击么。
生病与衰老不仅是劳动能力的丧失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那时你的钱包是否充裕。你的储蓄是否能够负担最好的医疗,给你一个无忧率的晚年?
早晚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变得不可忽视。只有早一天考虑,早一天做准备,晚年与疾病到来时,你才能生活的更加体面,而不是像现在有些生病的农村老人,为了减轻女儿负担以自杀而结束。
2.物价上涨——你的钱在贬值
4年前,附近一家麻辣烫店的麻辣烫价格是7元,现在已经涨到了12元,物价上涨了70%,而店内服务员的工资却只从1700涨到了1900,仅上涨了17%。
粗略的计算下,4年内物价的涨幅甚至为工资涨幅的3倍。
可能会有专业人士来抨击我用食品消费的涨幅来代替物价水平的不严谨,但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吃和住就是最重要的事啊,无论正确的物价水平如何,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辛苦工作了4年,以前一个月还能买242碗麻辣烫,现在只能买158碗了,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简直吓人。
房价相对于工资的上涨就更不用提了,十年前还可以说努力努力在北京买个房,现在可能很努力很努力才能买个厕所吧。
我们工资水平的上涨程度是远低于物价水平的涨幅的,其实也就是很多老人常说的“钱毛了,钱不值钱了”。
在钱越来越不值钱当下,我们如何处理闲钱就十分重要了。如果仅是存钱,存定期,把今天的钱留到明天去用,看似你在本金之外得到了利息,一旦考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实际上你的钱还是在贬值。
也就是说,在我们有余钱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使自己的钱保值。
因为我们面临着病与老的必然,无法预知的意外,以及钱的越来越不值钱,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收入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要拿出一部分预防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还要拿出一部分做适当的投资,来保持自己的金钱不贬值甚至“钱生钱”。
二、你的可支配收入要分配在3个方面
无论是月度,还是年度的收入,你都应该在日常生活支出、保障性支出以及投资3方面进行分配。
日常生活支出用于生活中的所有开销,而保障性支出和投资的部分是短期内不会急用的金钱。
根据工资以及收入水平的变化,你可以适当的调整总收入在这3项支出中的比重。大学生以及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可以把收入大部分分配在日常生活支出,而只留10%进行后两项支出,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可以把总收入的大部分分配到投资中去。无论你做出怎样的计划,怎样分配你的个人收入,你必须意识到除日常用钱之外,还必须有保障性支出和投资。
那么理财中最重要的两部分保障性支出与投资你可以用在哪里,应该怎样用这部分收入呢?
三、预防未知/已知风险,你必须买的3种保险
保障性支出中最重要的就是购买保险。
对于年轻人来说,有3种必须购买的保险——养老保险、重疾险和意外险。
当然,我认为的基本生活支出是不包括买炫耀性的奢侈品、花重金去整容的。也就说,一些享受性的消费应该排在购买保险之后,毕竟保险是让你无后顾之忧,而这些消费顶多只能片刻的满足你无底的虚荣心。
1.商业养老保险——体面的老去
看过一个日本的综艺。
里面有一个家人全部去世的爷爷,他本人没有工作,所有的积蓄都是父母留给他的,每天只靠吃杂豆,米饭和圆葱度日,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记者问他的存款还够花多久时,他随意的说7、8年,并说自己应该活不到那么大,又问他,如果那时候还活着怎么办呢?他说,那就只能去死了。
我深刻的意识到,只有钱才能给老人体面和安全感。而在老龄化日渐到来的时代,想要在年老时过上更舒适的生活,仅仅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是不够的。
但凡你对老年生活的质量有要求,就该从年轻时给自己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确保自己真正的老有钱养。
2.重疾险——有它才敢去看病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知,近年来身边得恶性疾病甚至是绝症的人越来越多了。也不知是因为社交媒体的发展使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还是因为我们现代人普遍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使癌症这样的疾病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这样的疾病的发生率是很小,但只要你成为了那个少数之一,就很难逃离这个命运的玩笑了。
前两天看到一博主提到他自己抗癌经历,说钱和运气是治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而治病钱靠什么承担呢?你有一个能够承担这样无底洞投入的家庭么?如果没有的话,你就得考虑给自己和家人买上一份重疾险了,这样在万一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时,就不用因怕没钱而放弃更好的治疗。
3.意外险—预防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
上面两种是我认为必须并且趁早购买的保险,但如果你的收入还可以负担其他的保障性支出的话,意外险也可以考虑。
尤其是经常在外奔波、生活作息不好、有可能碰到意外事故的朋友,无论保费多少,给自己买一个后顾无忧是最好的。
商业养老保险、重疾险、意外险是你必须购买的保险。但如果你的收入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保障性支出后还有剩余,可以怎样处理呢?
这时你要考虑的就是投资的问题了,使今天的余钱在明天能够增值,能够跑赢通胀和物价上涨。
四、投资——不懂理财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定投指数基金”
基金,股票,债券,实物投资……
投资方式多种多样,理财初学者应该选择哪种作为自己的投资方式呢?
我不建议初学者入什么都不懂就直接进股市。因为你既不了解股价的波动理论,也不了解市场行情,盲目的入圈大概率会成为被割的韭菜,血本无归。
根据初学者、年轻、原始资本少、投资经验不足这几个特点,我推荐你可以先去尝试定投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基金中风险和收益都相对较高的类型,定投是指定期(固定时间)定额(相同的买入金额)买入同一只基金。
虽然指数型基金的风险相对较高,但高风险就意味着高收益,而且风险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投入方式加上时间来规避的。
推荐原因:
定期定额投入,可摊平成本,降低风险。
尽管指数基金的价格趋势不断波动,波峰波谷交替出现,但通过定期投入,也就是在波峰波谷都买入,可以摊平成本,降低风险,只要你能长时间的坚持,可以说一定能够带来收益。
准入门槛低,可作为学习投资的起步。
而且基金投资的门槛十分低,哪怕你的闲钱不多,风险意识很高,每个月最低100元的投入,你也一定是可以负担的起的。并且可以在原始资本少,投入资金少时好好学习相关的投资方式,为以后金钱富裕时的合理投资做准备。
长期投入,靠时间可换收益
但你要注意的是,定投指数基金是靠时间来产生收益的。也就说你必须保证你定投的资金短期内不会急用,这个期限至少要3年及以上。
在说过为预防生活中各种可见和无形的风险,你需要购买保险,并且为了保证你的钱不贬值需要投资后,我们已经基本说清了大体的理财观念,并给你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法。
但还有一点我想最后来说的就是线上支付的问题。